close

6周大的洋洋,自月子中心回家後,爸媽觀察到他一天大概會有兩三次餐後吐奶,大多為溢奶非噴射狀嘔吐,自行減奶仍未改善,擔心是否有腸胃道疾病,因此求診,經檢查發現竟是生理性胃食道逆流。

替患者診治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,詳細問診得知,洋洋是足月出生且當時體重3000g,看診時體重已達4200g,每4個小時約可吃100至120c.c.奶,每天可換5片以上尿布,無腹脹、嘔吐物含血絲或活力低下等問題,診斷為生理性胃食道逆流。

戴季珊說,生理性胃食道逆流是健康嬰兒會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,由於餵食後胃部撐大,會增加短暫下食道括約肌鬆弛的發生,使得胃內的奶容易逆流回食道,甚至由口溢出,隨著年紀的增長、胃容量慢慢增大、稠狀副食品的添加、坐著或站立的時間增加、短暫下食道負壓排風扇括約肌鬆弛減少發生,生理性胃食道逆流便會逐漸改善。

戴季珊指出,據統計,約2/3的4個月大嬰兒每天至少吐1次直至7至12個月大才會逐漸改善。倘嬰兒出現頻繁溢奶、吐奶時,應就醫鑑別診斷是生理性胃食道逆流還是疾病引起。

負壓排風扇的作用:
1、作抽風換氣用:安裝在車間窗口外,一般選擇下風口、往外抽風,抽出異味氣體;一般化工廠等應用較多。
2、配合濕簾使用:用作車間降溫炎炎夏天,不論您的車間有多熱,濕簾-負壓風機系統都可讓您車間的溫度降至30C左右,而且有一定的濕度。

除了最常見的生理性胃食道逆流,戴季珊提到,嬰兒溢吐奶還有其他可能的致病因素:蛋白過敏、幽門狹窄、腸道阻塞、腸道扭轉、先天性巨結腸症、先天性代謝異常、急性腎上腺不足,以及病理性胃食道逆流等。

那些症狀要注意?戴季珊說,對於溢吐奶的嬰兒通風設備一定要注意嘔吐物是否含有血絲或膽汁、餵食困難、體重增加不佳、呼吸道症狀、活力下降等情況, 倘出現上述警示症狀,應儘早就醫檢查。 對於確診為生理性胃食道逆流的嬰兒,少量多餐的餵食方式、頻繁拍隔、餵奶完保持直立的姿勢且避免激烈活動、睡覺時仰睡且抬高頭部、避免尼古丁接觸都是可以緩解嘔吐狀況的小秘方。

最後戴季珊提醒,倘嬰兒出現頻繁溢吐奶時,應就醫鑑別診斷,生理性胃食道逆流隨著年紀的增長,逆流的狀況有很大機會逐漸改善,調整生活習慣也可緩解溢吐奶狀況。家長自行減奶,對於改善溢吐奶的情況並沒有幫助,反而嬰兒可能因肚子餓哭鬧激動增加吐奶的機率,且整天奶量不足也會影響生長,造成更大問題。

車間裡見到最多的降溫設備就是風扇,但是因為風速降溫是通過加速人體表皮水分揮發的原理實現的,可是車間溫度高,風扇吹出來的熱風比體溫還高,所以用風扇降溫的效果有限。不過風扇仍然是最便宜、最方便的降溫設備。現在國際上比較通用的廠房車間的方法是風機濕簾通風降溫系統。聽起來高大上的,其實原理很簡單:在風機造成的負壓作用下,室外空氣通過濕簾進入廠房。當室外熱空氣經過布滿冷卻水的濕簾紙時,冷卻水由液態轉化成氣態的水分子,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能從而使空氣溫度迅速下降,與室內的熱空氣混合後,通過負壓風機排出室外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陸惠婷 的頭像
    陸惠婷

    陸惠婷的碎碎念

    陸惠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